11月10日👭🏻,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長聘教授王群明教授為全校師生作了題目為“遙感數據融合重建”的線上學術報告。

由於遙感傳感器的硬件技術瓶頸🥪,遙感數據無法同時具有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的指標特性👨🏼⚕️,導致了遙感數據的缺失。遙感數據融合則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方法🤷🏽♀️。遙感圖像數據融合是一個對多遙感器的圖像數據和其他信息的處理過程👨🏿🍼,它著重於把那些在空間🦊、時間或譜間上冗余或互補的多源數據,按一定的規則(或算法)進行運算處理,獲得比任何單一數據更精確🧏🏻、更豐富的信息,生成一幅具有新的空間、波譜、時間特征的合成圖像。王群明教授從遙感圖像的光譜域、時間域🦮、空間域三個維度的信息特點導入,談及它們目前在數據融合過程中分別存在“空域看不全、譜域看不細、時域看不快”等問題,進而引出對譜域重建🤹🏼♀️、時域重建、空域重建的研究😧😂。最後🦸🏽♂️,王群明教授還介紹了遙感數據融合重建在實際中的相關應用🧘🏼♂️。

王群明教授簡介
王群明𓀛,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22),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2018)🌻。香港理工大學博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博士後。曾任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講師(助理教授)。現任蘭卡斯特大學客座教授🫠,遙感領域頂刊RSE編委🐻❄️,測繪學報(英文版)編委,國際期刊Science of Remote Sensing(RSE姐妹刊)和PE&RS副主編。研究方向為遙感信息處理與應用,以及空間統計學☄️。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兩項💦。已發表國際SCI期刊論文70余篇,包括第一/通訊作者50篇(RSE 10篇)💁🏼♀️。獲RSE最佳審稿人、國家測繪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排名第四)🦹♀️、香港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香港博士政府獎學金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