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301-2會議室舉行了張新民研究員、王同華教授講座教授聘任儀式。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黃文遠代表學校為兩位講座教授頒發了證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錦教授主持會議並介紹了兩位講座教授的基本情況📋,同時宣讀了學校聘任決定。
本次授聘儀式結束後🫴🏽,摩登6平台共享院士W. S. Winston Ho (何文壽)教授進行了題為“New Amine-Based Membranes for CO2Capture”的學術報告👨🏻🦼➡️。報告中介紹了何院士科研團隊在二氧化碳分離膜方面的一些創新性想法和最新研究成果🧗🏿💂🏻♂️,我院參會師生與何院士就二氧化碳分離膜領域存在的科學問題和發展需求進行熱烈討論。
張新民研究員就我國的大氣汙染現狀🅰️,從大氣汙染治理防控以及《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等方面講解了我國大氣防治監控力度和進度。
王同華教授圍繞炭膜的製備及在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作了題為“新型炭膜材料的設計、製備及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
此次學院成功邀請何文壽院士、張新民研究員、王同華教授來摩登6平台進行學術交流,同時聘任張新民研究員、王同華教授為我院講座教授是學院深化學科建設🪇,向更高學術水平不斷提升所邁出的重要步伐。今後學院將沿著“請進來,走出去”的路子,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
簡歷:
張新民,女,研究員,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財政績效評價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2012年)核心專家組成員⛅️。主要從事大氣環境化學、汙染源排放與控製等研究。先後參加和主持國家“十五”攻關、973、科技支撐、863和環保公益項目等30余項📶;負責或參與地方科研項目《北京與周邊地區大氣汙染物輸送、轉化及北京市空氣質量目標研究》、《和平輪胎VOCs廢氣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等10余項🐺。參加北京奧運的空氣質量保障、《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等規定🛰。獲部級獎勵2次,部級以下獎勵4次,專利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SCI論文10篇,F5000論文1篇。科研成果應用於國家及地方大氣環境管理和決策中🛏🙅🏽。目前承擔課題主要有科技支撐子課題“石油煉製業VOCs成分譜”✢、橫向課題“和平輪胎VOCs廢氣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發改委項目“中國環境保護研究進展”以及大百科詞條部分工作。現研究領域為大氣環境化學、汙染源排放與控製等。
王同華,男,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連市優秀專家☛。擔任“膜科學與技術”期刊編委💸🙇🏽♂️;膜學會理事⇒;膜工業協會工程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及特種分離膜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工學會活性炭測試分析與應用研究分會委員👰🏽♀️;美國化學會和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會員🌧;國家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及國家項目(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及省部級項目評審專家;JAC, JMS, IECR🍊,Carbon,SPT, green chemistry CHEMSUSCHEM👱🏽,“催化學報”無機材料學報” “材料研究學報” “高校化學工程學報” “新型炭材料”“化學通報”“化工學報”“化工進展”“化學進展”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的審稿人🏊🏼♀️💆🏿♂️。主要從事新型炭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纖維、石墨烯、納米炭材料)、功能膜材料(炭膜🫳🏽、聚合物膜)製備與應用基礎及煤加工利用、有機廢氣(VOCs)及汙水水處理等環境保護及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與承擔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863項目以及十幾項省和地方政府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等研究課題;
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申請國家專利42項🧯,授權25項,申請PCT專利2項,國際專利6項(美國、日本及歐洲專利)👭🏼,其中美國專利授權2項🙅🏽♂️,日本專利授權1項。
研究成果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項;榮獲2010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金獎一項;研究論文分別榮獲2006年和2007年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