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交通運輸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的“2023年感動交通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名單揭曉😅,摩登6平台航海學院李穎教授榮獲“2023年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榮譽稱號。
本次“2023年感動交通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宣傳交通運輸行業先進人物感人事跡,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過報名推薦、宣傳展示💒、專家評議,共評選出包括李穎在內的10名個人(團隊)為“2023年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這些同誌和集體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們堅守本職、孜孜不倦、擔當作為✨、無私奉獻⛹🏽♂️🏌🏿,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李穎🤳🏻,摩登6平台高層次人才特聘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大連市委副主委,獲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全國黃大年式團隊🪨、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是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專家🦢、興遼英才計劃傑出人才、遼寧省優秀專家,擔任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航海學會首屆會士🚛、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國家海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海洋遙感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等🔰。
作為90年代初走出國門的學子🏄🏼,李穎被國家大力開展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的氛圍所鼓舞,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回到祖國投身科研工作,成為摩登6娱乐的一名教師〰️。

20年來,李穎始終堅持科學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海上交通安全及海洋環境安全保障前沿科技研究為己任,將她畢生的所學所長與護航藍色國土安全聯結在一起,從零探索破解世界性難題𓀅,技術裝備自主研發🏋️😜,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的道路上🕵🏿♂️,生動詮釋了胸懷祖國👩🏻🚒、勇攀高峰、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科學家精神——
以愛黨愛國之情、報國之誌🍟,義無反顧深耕科技前沿。
她帶領團隊圍繞海上交通安全、水上智能交通、海上溢油應急及空間信息技術領域急需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核心技術理論及應用研究,在海上重大溢油事故應急共性技術自主研發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原創性成果,提升了我國水上溢油監管體系建設和在國際海事組織的地位及話語權。她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信部高新技術船舶科研項目、中央軍委科技委快響項目、基礎加強計劃、外交部亞太合作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任務,揭示船舶航行環境下海上典型目標物化特征與探測器響應定量表征關系,在國內外首次構建岸船空基海上油膜和小目標探測識別與追蹤全鏈條關鍵技術裝備,突破多層級海上小目標多目標協同探測技術瓶頸,革新了石油儲運安全監管技術與裝備,滿足我國石油儲運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重大需求。
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多領域科研和社會工作👝。
2023年,她最新研發的船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GNSS-R)航行環境態勢感知和基於全景激光雷達的智能靠離泊系統在國能遠海航運多艘貨船上推廣應用,為智能高效安全的海上運輸提供新技術新裝備,提升航行感知智能化水平,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同年,她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加速我國天基互聯網建設🏄🏻♀️✍🏼、助力國家深遠海戰略實施的提案》等3項提案,受到多家主流媒體廣泛關註。為了突破激光熒光海上溢油油種識別🚂、紫外熒光微量泄漏油膜實時光譜信息獲取等關鍵技術難題,李穎帶領研究團隊多次到舟山、大連👨🏻💼、蓬萊等地進行海上實驗,連續工作,樂此不疲🧖🏽。截至目前,李穎團隊研發成果已推廣應用至全國60多個港口、碼頭、鉆井平臺及船舶上,涉及海事海洋監管👇🏼、港口航運、石油化工🧚🏼、海上風電等行業,在大連新港、蓬萊19-3、桑吉輪🦒、交響樂輪等重大海上溢油事故應急現場的指揮決策中做出突出貢獻🤸🏿♀️,廣泛服務於國家、行業和地區的應急和業務化運行🫰。
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ℹ️,投身中國高等航海教育事業。
她著眼於為國家培養緊缺人才✌🏽🔞,2008年創建了獨具特色面向交通和海洋的“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一步一腳印地推進專業建設和改革😮,僅用十幾年時間便使其成功躋身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成為大連摩登6最“年輕”的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支撐國家“雙一流”建設交通信息工程與控製重點學科。她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作為價值追求🕵🏼♀️,奮鬥於科研教學第一線🙎,領銜“海上交通安全與空間信息技術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教育部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她潛心開展教學科研三十余載🚵🏼♂️,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獲中國航海技術發明特等獎和科學技術一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余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獎勵🫵🏿。至2023年研究成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余件👏🏻,於Elsevier等國際知名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專著5部,發表 SCI 論文100余篇☪️🧛🏽♂️,編製國家行業標準2項🏝,向國際海事組織(IMO)提案10余項🔪。